



系統還可以進行臨界條件的提示和提醒。傳感器所收集的信息—空氣溫度、濕度、土壤水分等接近或超出了作物最佳生長值時,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平臺通過手機短信等方式及時提醒種植者,種植者可以根據提醒及時采取相應行動,保障作物生長環境的最優。
通過傳感器所傳輸的數據,可以隨時隨地掌握作物的信息,對農作物進行遠程管理,同時請專家或通過專家系統對作物的病蟲害、長勢等進行科學診斷與決策。通過時時的數據監測,給農作物適宜的生長環境和營養,農作物一方面長得快,長得好,同時還不容易得病,這樣能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
傳感器所采集的前端生產數據并不僅僅應用于生產領域。在后期的產品流通領域,質量追溯也需要依靠前端生產數據的支持。完善的前端生產數據能夠提供作物生產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重要數據,能夠為產品質量提供良好的保證。
除此之外,前端生產數據對于農產品公司品牌打造,種子公司、農藥公司、化肥公司等的精準營銷,涉農貸款的審批,農業保險領域的查勘定損都有積極作用。
那么農業物聯網公司如何推廣農業物聯網?
愷易物聯網認為,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推廣,首先要求廠家既了解物聯網技術,又要了解農業生產情況。了解產業的同時還必須了解技術。物聯網技術是高科技產業,對于技術了解才能熟悉技術在產業中的應用,才能看懂傳感器所收集的數據。目前很多農業現場生產人員對傳感器采集的數據還不能有效地理解和應用。
在物聯網技術推廣中,服務客戶,了解客戶需求,積極解決用戶痛點是物聯網技術推廣的第二步。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推廣,要充分了解用戶需求。

農業物聯網的應用能讓勞動力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不用現場澆水,不用現場揭開或覆蓋保溫被,電腦會根據采集的數據,通過其自帶的專家系統做出決定。
目前,物聯網技術已經在農業開始起步,以愷易物聯網為例的農業公司開始意識到必須接受這一改革,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增長,硬件成本的不斷降低,農業物聯網化是大勢所趨,農業物聯網未來會完全改變農產品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
在未來,隨著農業物聯網的發展不斷深入,從政府推動企業變革轉變為企業主動變革,這是未來農業物聯網化的終極趨勢。未來有部分企業將會依靠大量農業數據的分析、共享,挖掘利用來賺錢,改變農產品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農業化未來的優勢不容小覷。
來源:
https://m.toutiaocdn.com/i6727806246046401028/?app=news_article×tamp=1566470815&req_id=201908221846550101520421972004508&group_id=6727806246046401028&wxshare_count=1&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from=singlemessage